图片新闻

转载:让小麦条锈病防治“中国模式”惠及“一带一路”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3-19  浏览次数:

《陕西日报》 2019年3月18日

  

  康振生院士(右)正在指导学生

  “你现在观察的是哪个菌系?”“跟之前的实验对比有什么不同?”……3月12日,记者来到位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东南窑时,康振生院士正在8号洞内了解学生的实验进展情况。
  
  谁能想到,从这个由防空窑洞改建的简易实验室里,竟然走出了两代中国工程院院士。如今,这个被学校师生们称为“东南窑”的地方,见证了康振生近40年的科研生涯。
  
  说起康振生和他的科研团队,自然就要提到小麦条锈病。这种通过空气传播的低温真菌病害,常常会造成小麦减产10%到30%,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小麦绝产。正因为如此,康振生和他的老师李振岐院士都跟小麦条锈病较上了劲。
  
  据康振生介绍,在20世纪80年代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李振岐老师着手把冬暖夏凉的东南窑改建成了低温实验室,在这里继续着与小麦条锈病的“斗争”。
  
  此后,康振生多次带领科研团队就小麦条锈菌年年频繁变化的原因,先后深入我省及甘肃、四川、云南等省的山沟里调查取证。2017年,他带领团队终于解开了小麦条锈病疯狂变异的世界谜团:有性生殖是我国条锈菌致病性变异的主要途径。小麦条锈菌广泛地在西北山区的灌木树“小檗”上“生儿育女”,使新一代病菌不断发生变化,给防控工作带来极大困难。这一发现,在小麦条锈病研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康振生带领团队建立了小麦条锈病异地测报技术系统,使病害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构建了以作物结构调整、抗病品种布局、药剂拌种、冬孢子隔离、小檗处理等为措施的“越夏易变区”治理技术体系,使“越夏易变区”初始菌源量减少了40%,对有效控制全国条锈病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与有关单位联合构建了“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在我国12个省(市)大规模应用,使全国条锈病发生面积减少了50%,每年挽回小麦损失20亿公斤以上,年均增收节支达40亿元……
  
  最终,康振生和他的科研团队不仅做到了小麦条锈病可防可治,更把防治该病种的“中国模式”推广到了全世界,使研究成果惠及“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
  
  多年来,许多发达地区的科研院校都给康振生抛来了“橄榄枝”,但都被他婉拒了。“去了外面,可能会有更好的机会和待遇。但我觉得,研究小麦条锈病就应该留在西北,留在杨凌这个农科城……”康振生告诉记者,如今看到国家农业的发展和进步,他觉得自己几十年来的坚守都是值得的!
  
  在近40年的教学生涯中,康振生已经培养出了150多名研究生。这支强大的“康之队”,一直秉承着“严谨求精”的科研理念,矢志不渝地为国家筑“粮仓”。康振生也获得“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殊荣。

  “等下次有机会,欢迎再来我们实验室参观!”和记者话别后,康振生转身回到了东南窑,继续忙起了工作……

  原文链接:http://esb2.sxdaily.com.cn/sxrb/20190318/html/index_content_001.htm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