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焦点

康振生院士当选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8-12-25  浏览次数:

       为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进一步弘扬我省科技工作者爱国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格,号召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为谱写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科协共同主办了“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活动,近期共评选出30名长期扎根陕西,奋战在基层科研一线的杰出科技工作者代表,我校康振生院士入选。

  康振生,1957年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81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1990年在加拿大农业部温尼泊研究所完成博士论文研究工作并获博士学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病理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农业部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病虫防控研究室主任和锈病防控岗位专家,先后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1985年,康振生硕士毕业走向农业科研岗位,从事小麦病害的研究工作。1990年和2000年,海外学成的他两次放弃了加拿大定居绿卡和德国优越生活,毅然回到母校,投身农业科技事业。从此,条锈病、赤霉病两个他立志要消灭的敌人成了每天陪伴他的亲密“朋友”。白天的8小时远远不够,晚上和周末也是他潜心研究的好时间,“白加黑”“五加二”成为他的工作新常态。30多年来,他从不曾离开过工作岗位,以一个科研工作者特有的精神追求和心灵满足,在奔波忙碌、枯燥重复的工作中享受着对这份事业的热爱。

  我国西北山区因为夏季凉爽而成为小麦条锈病菌的越夏繁殖区,也是全国病害流行和病菌新菌系的策源地。为了啃下“越夏区成因”这块硬骨头,康振生几乎踏遍了该区域的每一寸土地。通过数十年的调查研究,他和团队终于探明了条锈病大区间传播路线和规律,在世界上首次发现自然条件下条锈病菌在野生灌木小檗上转主寄生完成有性生殖过程,揭开了我国越夏区新菌系不断产生的神秘面纱,被国内外同行专家评价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他创新性地提出了以重点治理条锈菌西北越夏区为核心的全国条锈病分区防控策略,集成了条锈病防控技术体系,越夏区10年的治理让全国条锈病发生面积降低62%,每年挽回小麦损失20亿公斤以上,年均增收节支约40亿元。2012年,他参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我国近60年来植物保护学科获得的最高成果奖励。

  小麦赤霉病危害小麦穗和籽粒,受害籽粒含有几十种真菌毒素,影响人畜食品安全。他针对国内外对病菌侵染规律不清,致使防治关键时间不明、防治效果不佳的生产问题,经过三年近千日对连续上万个显微样品的系统细致观察,在国际上首次完整提出了赤霉菌和毒素在小麦穗部侵染扩展模式,澄清了百年来国内外对赤霉病菌侵染途径的争议;确定了预防赤霉病的关键时期,使田间药剂防病效果比以前提高37.8%,毒素积累水平下降50%左右;构建的赤霉病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在我国主产麦区广泛应用推广,年均挽回小麦损失28亿公斤,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做了重要贡献。2010年,他主持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康振生爱国爱党、严于律己、为人正派、淡泊名利、积极向上。精心栽培学生,积极建设和培养团队。他始终坚持在教学和科研一线,注重学生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先后培养研究生129人,其中1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人获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3人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1人获“宝钢优秀学生奖”,他们已经成为重要的科技力量。同时,在他的培养下,团队年轻人迅速成长,1人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1人成为科技部“中青年领军人才”,1人获批国家优秀青年基金,5人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称号,逐步建立了一支业务精良、素质过硬的植病研究队伍。在他的带领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病学科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并与国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升了我国西北地区植物病理学的研究水平和国际地位。同时,经过他近十年的不懈努力,成功组建了国家“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保障旱区农业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

  30多年来,康振生坚持扎根西部黄土,以攻克小麦病害为己任,在农业科技第一线聚焦粮食安全,追踪世界前沿,用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态度和心系国家、无私奉献的精神在祖国的西北大地上书写了一个科技工作者的光辉形象。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