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焦点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召开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0-12-08  浏览次数:

12月5日,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召开,本次会议采用线上方式进行。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武维华主持会议,学术委员会委员朱有勇院士、邓秀新院士、吴孔明院士、张福锁院士、康振生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彭友良教授、巩志忠教授,中科院遗传发育所高彩霞研究员,山东农业大学郝玉金教授出席会议,我校副校长钱永华出席会议并致辞,科研院负责人、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了会议。

钱永华副校长向各位委员对实验室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恳请各位委员继续在实验室方向凝练、科学研究、顶层设计等方面给予指导,对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和“十四五”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实验室快速发展。希望实验室充分听取吸收各位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做好顶层设计,进一步凝练方向,聚焦关键科学问题,优化团队结构,加大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部署谋划实验室“十四五”建设发展,尽快取得更多原创性的重大科技成果,为服务旱区农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钱永华副校长致辞.jpg

钱永华副校长致辞

实验室主任康振生院士做了2020年工作报告,回顾了实验室建立背景、定位及目标,围绕研究进展、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开放交流、平台建设、公众开放和运行管理等七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报告,同时汇报了专项经费执行情况、2021年开放课题资助方案,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2021年的发展规划。随后宋卫宁教授、沈锡辉教授、江聪教授分别做了题为“通过微环境解析生物适应性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分子机理”、“微生物相互作用:对话与竞争”、“Osp24孤儿蛋白在赤霉菌与小麦互作过程中的功能初探”代表性学术报告。

康振生院士做工作报告.jpg

康振生院士做报告


宋卫宁、沈锡辉、江聪做代表性进展报告

在听取了工作报告和代表性研究进展汇报后,学术委员会各位委员进行了讨论,对实验室一年来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同时建议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凝练,坚持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聚焦“旱区”农业生产的关键科学问题,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支撑农业产业发展。要谋划好实验室“十四五”发展目标和远景,打通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连接贯通,以高水平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支撑高质量的产业发展,为旱区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一年来,实验室围绕作物抗逆种质和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作物非生物胁迫应答机里与调控、作物与病虫互作机理及防控、作物抗逆种质创新与品种设计四个研究方向深入攻关,取得丰硕成果:新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项,其中面上项目22项、青年基金8项、联合基金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83篇,包括Advanced Sci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 、New Phytologist 、Plant Physiology 等本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获授权国家专利9件,制定标准4个;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猕猴桃重大病害高效防控技术研发与应用”获2020年度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科学研究类)一等奖;通过国家审定植物新品种8个、陕西审定植物新品种13个、农业农村部审定植物新品种21个,其中苹果新品种瑞香红以1100万元转让生产经营权,刷新了我国苹果新品种转让费全国最高纪录。在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上,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技尖人才,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荣获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