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焦点

春雨润物细无声——记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康振生教授

作者:  来源:admin        发布日期:2014-12-02  浏览次数:

 



康振生,四川安岳人。1957 年生于四川安岳,1978年2月在西北农学院学习,先后在该校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90年7月以中国-加拿大联合培养博士生身份获得植物病理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植物病理学学科带头人。担任“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病虫防控研究室主任、农业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病理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抗病育种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植病学会真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陕西省优秀留学归国人员” 、“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人生砥砺求奋进

1975年,正是狂飙激进的年代。康振生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加入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洪流”,来到陕西安康石泉县一个偏僻山村接受劳动锻炼再教育,并被任命为知青组组长,从又脏又累的修梯田、砍柴、养猪到买粮、做饭,与农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这种繁重体力劳动的历练,也培养了他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性格。

恢复高考后,作为“文革”后的首届大学生,康振生带着兴奋、带着憧憬步入了大学之门,成为西北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的一名学生。一次,李君彦老师在讲授“植物病理学”课程时,讲到一片健康的海棠叶子如何被病菌侵染危害致死的过程,李老师详细、生动的讲述引起了康振生对专业的浓厚兴趣,由此引发了他对植物病害深入探索的决心。

1982年初本科毕业后,康振生成为招生制度改革后学校首届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李振岐教授,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在李振岐老师的带领下,康振生多次到甘肃陇南、陇东、陕西关中小麦条锈病发生重点地区开展调查。从数千个染病小麦植株上,通过大量分析鉴定与田间接种,他们在国内首先发现了严重危害我国小麦主要品种的条锈菌新致病菌系,并对该菌系的发展趋势和危害性作了准确预测。

随着对条锈病认识的加深,康振生将视野聚焦在国外的先进科技上。1988年作为最早的联合培养博士生,他选择在小麦锈病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加拿大农部温尼伯研究所完成学位论文。

作为一名中国科技工作者,他深知,出国留学是为了学习别人先进的技术,而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除按照加方导师的要求进行小麦秆锈菌研究外,康振生还努力钻研生物电子显微镜技术,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小麦条锈病研究。

每年的10月到来年5月,他工作的地方就成了白雪皑皑的世界。康振生每天早上6点多钟起床,简单吃点早餐后就踩着厚厚的积雪步行上班,赶到研究所时,从头到脚都被白雪覆盖,简直变成了个雪人。就这样,康振生一直坚持着,不舍得浪费每一分钟时间。1991年1月,康振生的《小麦条锈病菌和秆锈菌超微结构和细胞化学的研究》博士论文顺利通过答辩,研究成果不仅填补了国际上这一领域的空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澄清了国内外长期存在的有关问题。

近年来,我国小麦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供需矛盾愈加突出,保障世界人口大国小麦产量和质量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康振生带领的团队数十年如一日,围绕小麦重大病害研究开展科研工作。首先深入揭示了小麦赤霉病菌及其毒素在小麦穗部的初侵染位点、侵染方式和扩展途径,首次完整地提出了赤霉病菌在小麦穗部的侵染及扩展模式,澄清了国际上近百年来对赤霉病菌侵染过程的争议,为揭示病菌与小麦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和防治病害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深入系统揭示了小麦与条锈菌互作过程的组织细胞学特征、致病相关基因表达特征及信号与代谢通路。率先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揭示了小麦条锈菌专性寄生的基因组学特性,并通过实验鉴定获得了一批条锈菌效应蛋白,利用新技术策略获得了一批具广谱抗病性的新材料,在揭示条锈菌致病及小麦抗病分子基础的同时,为条锈病可持续控制提供了新策略、新方法。

春风化雨育桃李

从1984年留校任教至今,康振生已在教坛耕耘了30个年头。用他的话说:“年轻人朝气蓬勃,有活力,有想法,经常和他们相处,我也能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长期坚持在一线,从事本科生、研究生的 “学科导论”、 “农业植物病理学”、“分子植物病理学”、“植物生理病理学”和“植物免疫学”等课堂讲授。

“学科导论”是新开设的面向大一新生的学科引导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尽快理解植保专业的学习内容和社会服务范围。2011级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高明煜谈起一年级所学的“学科导论”,至今印象深刻。她说,教学过程中,康老师结合丰富的科研工作经历,重在介绍植物保护与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等理论和实例,给刚步入校门的我们打开了植物保护学科的兴趣大门。”

为了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使枯燥无味的课程变得生动、易懂,康振生带领课程组成员建立了植物病原真菌形态结构素材库、植物病害症状图片和视频库、病害循环图库和动画库等,将大量教学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直观、具体、生动形象。还通过制作的小麦条锈病菌侵染叶片组织的动画模拟、观看电镜技术拍摄的锈菌微观形态照片、观看和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的《小麦条锈病防治技术》电视片等,使学生深刻理解和认识该病害及其致灾机理。

康振生独著的《植物病原真菌的超微结构》和合著的《植物病原真菌超微形态》,用800余幅照片首次系统地记录了我国200多个主要植物病原真菌各大类群的超微结构和超微形态特征,使得病原真菌的微观现象可视化,抽象的理论动画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

他先后编写出版各种教材、教学参考书、工具书、电教片共16部。他主编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植物病理学原理》发行量达万余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2011年获得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优秀教材奖”。

对于研究生培养,康振生强调研究能力和方法,尤其实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他说:“要引导学生时刻关注学科前沿,在我们工作基础上站高望远,突破创新,最终有新发现、新见解和新突破。

王晓杰副教授说:“康老师的课,既条理清晰,启发性强,又内容丰富,生动活泼,不仅激发了我们的科研热情和灵感,也给了我们更大的思维空间。”

除了教学任务,担任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康振生,还有繁重的科研和行政事务。而这些并没有使他放松对研究生的指导工作,无论再忙,早上去东南窑、晚上去实验室已成为每天的“例行公事”。不管时间多紧张,他都会定期和研究生座谈,了解科研进度,并将自己了解得最新科研进展反馈给学生,并及时提出相关建议。

教育贵于熏习,风气重在浸染。康振生的率先垂范,带出了一支被业界誉为科研精锐之师的“康之队”。

近年来,康振生培养博士研究生50多人、硕士生100多人,王晓杰博士学位论文获得201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多名同学获得了国家、省级多项奖励,其中3人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3人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8人获得“植物病理学创新研究奖励基金”,1人被授予“全国三好学生”荣誉称号。研究生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分别在《Nature Communication》、《Molecular Plant》、《Plant Journal》等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

                                                “五加二”与“白与黑”

近年来,康振生团队在世界上首次证明了条锈病菌在我国自然条件下存在转主寄生现象,修正了长期认为条锈菌缺乏有性阶段的传统认识,被国外同行专家评价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康振生多次应邀在相关国际会议上进行大会报告,国际同行也赋予了康振生团队“杨凌小组”的美誉。

正如冰心所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的确,没有康振生要求自己和团队做到的“白加黑,五加二”,苦干加实干的精神,就不可能有我国条锈病、赤霉病有关研究走在世界的前列的成绩。

在康振生的学术研究征程上,没有“慵懒松散”的字眼,唯有“严谨求精”的追求。康振生的字典里,科研工作白天8小时远远不够,晚上和周末是潜心研究的最好时间。

电镜下观察样品切片,要求将样品制备成50-100nm的超薄切片,难度很大,有时一天要切上千张切片。1996年,康振生在第四军医大学做电镜观察,有一次竟然连续观察了24小时,同去的学生在凳子上睡着了,可康振生眼睛看得发直了也不肯休息,用电镜室老师的话说,没有见过像他这样不要命的人。

今年留校的博士冯浩说,自己做博士论文时,实验室和老师办公室是对门,一天试验下来,有时偷懒10点半想离开,可回头一看老师还在办公室,就潜心继续做试验,一直忙到晚上十一十二点和老师一起离开。

2013年春节,人们沉浸在阖家团圆的喜庆氛围中,家在学校的研究生吴宽大年初一中午却惊奇地发现,康老师的汽车竟然出现在学校科研楼的停车场,到了办公室,才知道老师一如既往,又来加班。

不仅是“白加黑,五加二”,到野外调查小麦条锈病害时,康振生也是一马当先,亲力亲为,再苦再累也从无怨言。用妻子黄丽丽的话说:“一听说小麦条锈病,就来劲了。”

2010年在云南调研时,康振生和学生们翻山越岭,艰难跋涉,由于路不好,只能坐驴车,他笑着对学生说,轿车坐久了,坐坐驴车也很好。连续半个月的调查风餐露宿,学生们走路都想睡觉。可看到老师干劲十足在最前方,谁都不好意思抱怨。

2013年11月,康振生带队到甘肃、宁夏开展小麦条锈病秋苗调查,行车到3800米的山顶时,突遇降雪,由于路滑,一辆大轿车不能启动,挡住了他们前行的路。手头有没有合适的工具,康振生和大家一起,用手掬起沙子,一趟趟送到车轮底部,帮助大轿车解除了困境。到了目的地,皑皑白雪遮盖住了麦苗,为了寻找被条锈病感染的叶片,康振生带头,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刨开积雪,仔细寻找目标。

虽然教学、科研、管理的工作任务很重,但是康振生依旧会亲自做实验。同学们经常开玩笑说,“免疫金标记这高技术含量的活还得找康sir,别人做不了。”

                                               把脉生产第一线

作为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小麦病虫防控研究室主任,康振生的研究室里可谓人才济济,既有院士、也有省农科院院长,康振生带领大家每年春、秋、冬三季都要到河南、山东、甘肃、四川、陕西等地开展小麦病虫趋势调研,向农业部和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提供防控预案,为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国家相关部委对他们在保证国家粮食“十一连增”做出的贡献予以充分肯定。

近几年,陕西小麦条锈病大爆发,虽然各种事务缠身,但作为一名锈病专家,每年春季,他都要亲力亲为,与陕西植保总站的工作人员一起奔赴安康、宝鸡、咸阳等地,现场指导病害防治。此外,他还通过编写科普读物和宣传手册、举办培训班,向基层技术人员传授有关病害知识,介绍植物病害的防控新技术。

康振生认为,只搞教学、科研而忽视生产,不能算是真正的专家。科学研究只有应用于生产,才能提高研究水平。

20世纪80年代康振生与有关单位合作,对繁6及其衍生系小麦抗条锈性变异进行了成功预测预报,通过提供抗源,及时调整品种布局与指导测报与防治,挽回小麦损失7.5亿公斤,纯效益达7.32亿元,该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国内同行们合作完成的“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技术体系”在陕西、江苏、山东等小麦种植区得到广泛应用,防治面积累计达10.78亿亩次,挽回小麦损失232万吨,折合人民币14亿元,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原来科研基础上,康振生和团队成员一起完善了以抗病品种为主的条锈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推动了以治理陇南小麦条锈病易变区控制我国小麦条锈病策略的实施,通过陕西省和甘肃省天水地区的推广应用,共挽回小麦损失折合人民币22.69亿元;进而与其他单位合作完成了“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项目,累计推广应用2.3亿亩,增收节支93.32亿元,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我国近60年来植物保护学科获得的国家最高成果奖励。

在师生们的眼里,康振生正直宽厚、沉稳儒雅,对科研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令人敬畏;而生活中的他,又是一位和蔼可亲、没有架子的老师和同事。

为了创造一个团结、融洽、健康向上的科研氛围,课题组每年都要举办联欢会、运动会、联席会。师生们自编自唱,好不热闹,这时的康振生也和大家一样,尽情地放松,唱歌、运动、表演节目样样少不了他。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师生们的感情更近了。

康振生现在依旧忙碌,因为他没有忘记“做事情可能有结果,也可能没有结果,但不干事情永远没有结果。”但是,他现在考虑最多的是培养年轻人,让他们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尽快成长,让小麦条锈病事业发展得更强、更好。 “化身红烛守书斋,照见窗前桃李已成材”就是对他内心期盼的最好注解。

 

康振生教授

 


康振生教授在田间观察

 

 



 

【 返回 】 【 关闭 】 【 打印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