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焦点

三位专家来我室开展学术交流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4-08  浏览次数:

4月7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周永锋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张金喆研究员和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姚家龙研究员来访我校做学术报告,会议由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晓杰教授主持,8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图片1.jpg

王晓杰教授主持报告会

周永锋研究员以《葡萄全基因组智能设计育种》为题开展汇报。报告主要从作物驯化的群体基因组学、有害结构性变异进化、基因组设计作物育种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群体遗传学研究葡萄及其近缘种的进化历史,发掘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适应性变异、有害变异与结构变异,实现全基因组设计育种。基于此研究成果,团队在全基因组设计育种方面取得了理论突破,为实现高效、精准的葡萄育种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片2.jpg

周永锋研究员作报告

张金喆研究员以《番茄“糖刹车”基因与风味育种》为题开展汇报。报告内容为番茄中的 SlCDPK27和SlCDPK26基因充当“糖刹车”,通过磷酸化蔗糖合酶SUS3影响果实糖分。基因编辑敲除这两个基因,番茄果实糖含量增加高达30%,且不影响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同时,在有关番茄风味研究中,张金喆研究员揭示SlPSY1与果实风味及质地紧密相关,其缺失会改变236种挥发性物质并且改善果实硬度。这些成果为培育高糖、优质风味的番茄品种提供了关键依据。

图片3.jpg

张金喆研究员作报告

姚家龙研究员以《Designing fruit trees for controlled environment agriculture》为题开展汇报。在报告中,姚家龙研究员紧密结合自身科研工作,深度阐述了新西兰果树设计育种在面向未来控制环境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和研究进展。报告围绕未来控制环境农业技术框架展开,深入剖析了该框架对果树品种性状,诸如单性结实、自花授粉、果树分枝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借助基因编辑等先进育种技术,实现多性状聚合,以培育出更契合控制环境农业需求的果树品种。此外,姚家龙研究员还系统展示了其团队在苹果、樱桃、蓝莓等果树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图片4.jpg

姚家龙研究员作报告

报告结束后,三位专家针对现场师生所提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并与实验室师生开展了深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