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焦点

苹果的西农印记

作者:  来源: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2-11-02  浏览次数:

“让苹果成为最好最合适的产业……“10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苹果园调研时,充分肯定了陕北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大有前途。

1934年,我校前身——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引进了“元帅”“国光”等品种,标志着学校苹果研究的开始。八十余年来,学校苹果研究经历风雨起落,在一代代果树专家的赓续奋斗下,成绩斐然:

撰写了《陕北黄土高原苹果外销基地考察报告》,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论证了陕北黄土高原是苹果最佳优生区,这一结论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及业内专家广泛认可;

先后选育出34个苹果新品种,其中大部分品种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秦冠”更是建国以来唯一获得国家奖的苹果品种,也是目前我国推广面积最大、拥有自主产权的苹果品种;

首次在国内提出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先后在陕西白水、洛川、千阳和甘肃庆城建立了苹果试验示范站,成功探索实践了以大学为依托的苹果科技推广新模式;

苹果领域国际论文发表数量位居全球第二,其中旱区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苹果逆境生物学团队论文发表数量位于全球第一;

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涵盖苹果全产业链的专业技术团队,涵盖有遗传育种、栽培、植保、土肥、品质、贮藏、产业经济等研究领域;

建立了先进、开放的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苹果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国家苹果改良中心杨凌分中心、国际联合苹果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

……

产业发展  良种先行

苹果是世界上四大水果之一,酸甜可口,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广受人们喜爱,有着温带水果之冠的美誉。

中国是苹果起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苹果属植物最丰富的国家。《果树史话》介绍道,考古学家在湖北江陵战国时代的古墓中发现了苹果及种子,表明我国种植苹果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了。

然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优良品种的支撑。

育种的过程充满艰辛,做苹果育种的人都知道,苹果有17个染色体,两万多个基因,是高杂交性植物。苹果的每一轮选育是以年计算的,一个新品种选育成功的概率仅为万分之一,且需要20到30年,成败还是未知数。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学校原芜洲、崔绍良、付润民、黄智敏等果树专家迎难而上,根据五六十年代苹果生产上推广品种所存在的裂果率高、不耐贮藏、大小年严重、栽培管理水平要求高、结果较迟、丰产性不佳、抗逆性较差等主要问题开展研究。

果树专家们选用了两个适应性强、优良性状互补的品种——“金冠”和“鸡冠”作亲本进行杂交。经过近30年的努力,成功选育出晚熟、耐贮苹果品种“秦冠”。

“秦冠”于1978年获陕西省科技大会奖。该品种在20世纪80年代因其早结果、丰产稳产、质优耐贮、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易栽培管理等优良特性而名扬海内外。先后在全国27个省(市)推广栽培,实现年增纯收入5亿元以上,并被阿尔巴尼亚、匈牙利、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引进栽培。

1988年,“秦冠”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是建国以来唯一获得国家奖的苹果品种,也是目前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拥有自主产权的苹果品种。续“秦冠”之后,由学校付润民选育的“秦光”“秋香”苹果再获陕西省科技成果二等奖、陕西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秦冠”苹果优点突出,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口感不佳。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日本红富士苹果后,该品种逐渐成为我国第一大主栽品种并长期占据国内苹果种植的最大面积和市场。

当下,我国苹果产量占全世界的55%,但90%以上都是国外品种,我国自主培育的品种还不到10%。在继承老一辈果树专家身上所体现的“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的基础上 ,新一代果树专家们时刻不忘初心,矢志接续奋斗,为的就是让老百姓果篮里装上更多的自主苹果品种。

陕西省苹果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国家苹果产业体系岗位专家、学校白水苹果试验站首席专家赵政阳教授重点将目标对准了苹果新品种选育——一定要培育出一个既有“秦冠”丰产性、又兼具富士品质,能够替代红富士的新品种。

经过近20年努力,2015年,赵政阳教授带领高华、王雷存、刘振中、杨亚洲、梁俊、郭云忠等组成的科研团队成功培育了以“秦冠”“富士”为亲本杂交的“瑞阳”和由“秦富1号”和“粉红女士”杂交选育的“瑞雪”,两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苹果晚熟新品种,并于2018年底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向全国发布。

156.jpg
“瑞阳”“瑞雪”果实特写(靳 军摄)

目前,“瑞阳”“瑞雪”在陕西、甘肃、山西等黄土高原苹果产区推广栽植了5万余亩,亩产3000到4000公斤,平均每亩可为农民创收上万元,成为我省推进苹果主栽品种升级换代的主力军。同时,2018年中秋前夕,该团队历时10余年选育的苹果新品种“秦月”,通过陕西省果业局组织的专家鉴定,填补了陕西苹果中熟空白,成为补齐我省苹果产业短板、优化苹果产业结构的重要支撑。

2016年,第一届世界苹果大会上,由学校旱区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园艺学院院长、洛川苹果试验站首席专家马锋旺教授带领邹养军、符轩畅、李翠英、李明军、李超等组成的苹果逆境生物学团队杂交选育的优质抗逆苹果新品种“秦脆”“秦蜜”分别以脆甜、香甜的口感惊艳了国内外顶级苹果专家,获得高度认可与赞赏。

不为人知的是,2007年,马锋旺在洛川仡佬村示范园以目前世界上品质最好、价格最高的苹果品种“蜜脆”作父本,分别与当今主栽品种“长富-2”和抗逆性强、适应性强的陕西地方品种“秦冠”进行杂交,经过10年的“万里挑一”,才选出了既抗逆又优质,尤其适应陕北山地栽培、两三年即可挂果见效的“秦脆”“秦蜜”两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苹果新品种。特别是“秦脆”,被国际苹果专家誉为世界上最优质的苹果品种之一。


“秦脆”“秦蜜”果实特写

“秦脆”和“秦蜜”2016年12月通过陕西省果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陕西子洲、旬邑、洛川等地已建立示范园350亩,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是“西进北扩,大力发展山地苹果”战略部署的重要发力点。

突破壁垒  制度变革

苹果是中国的第一大水果,又是陕西农业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据不完全统计,陕西省果业增加值432.5亿元,占全省种植业增加值的33.1%,种植农户达200万户,从业人员近1000万,被列为陕西省农业的千亿元产业。

可是,就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我国苹果园建立初期,在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大多数果园还是按乔化密植模式建立,造成苹果园普遍密闭,光照不良,产量、品质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在长期的研究与实践中,学校果树专家认识到,阻碍中国苹果生产的关键在于落后的栽培管理技术,必须对我国苹果栽培制度进行变革。

矮砧密植是世界苹果栽培发展的方向,近10多年来,世界苹果主产国均按此模式建立新果园。为此,学校李丙智、范崇辉、任小林、张林森、张满让、李高潮、张东、王俊峰、马娟娟、邢利博等专家组成的西北果树种质资源利用创新与配套技术研究团队将这一模式引进国内,进行集成组装配套,首次在国内提出并形成了一套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并建立了示范果园。

这种新模式后来被业界认为是“苹果栽培制度的一场革命”。2008年农业部主持全国66个重点基地县向全国推广这一模式,并将此列为农业部2009年重点推广技术,在全国推广246万亩,2010年,牵头成立了全国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制度创新协作组,建立了全国矮砧栽培研究创新和示范推广协作网络;2010年以来,全国7个苹果主产省均列出专项经费,支持该制度在各地示范推广。

2011年“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及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2年, “黄土高原优质苹果生产与矮砧集约栽培技术创新团队”入选农业部“全国农业科研杰出团队”。2016年,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再次被农业部列为重点推广技术,目前,我国70%新建果园采用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实现了我国苹果栽培制度由传统的乔砧密植向现代的矮砧集约高效方式转变。

2012年开始,李丙智担任地处国家级贫困县陕西千阳的苹果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重点就是向当地农民示范推广以“矮砧大苗、格架密植、水肥一体、轻简作务”为核心内容的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

千阳矮砧苹果树与传统的乔化树相比,树型低矮瘦小、枝叶稀疏,但结出的果子却又大又光鲜,繁茂得自身都扶持不住,需要用水泥杆、铁丝架支撑,实现了“当年见花、次年结果、三年丰产”的生长速度,并破解了国内矮砧苹果苗主要依赖进口的难题,使建园苗木成本降低了45%,每亩栽植200株,产量是传统果园的三四倍。

2.jpg
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果园挂果状况

千阳苹果试验示范站在当地有另外一个名称,叫“田间大学”。一直以来,李丙智和同事们常年活跃于果业生产一线,手把手解决果农产业发展中的困惑与难题,在“田间大学”每年都要组织几十场培训,为数千名农民培训苹果栽培新技术。

这些努力,深刻改变了当地人的状况和面貌,比如贫困户景彦荣,家里的苹果产量过去每亩只有1000多斤,短短几年就提升到4000多斤。这些率先掌握矮砧苹果作务技术的果农,年人均增收上万元。

据《人民日报》报道,洛川、白水等重点县苹果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5%—90%,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截至目前,在学校专家的指导下,千阳县已种植苹果12万亩,矮化自根砧苹果苗木年产量约2800万株,占中国70%以上,居全国之最,成为全国现代果业的发展样板,获批全国矮砧苹果苗木繁育基地、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等,被国家标准委认定为国家矮砧苹果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先后荣获中国苹果名县、中国苹果强县、中国苹果苗木之乡等称号,带动当地上万名群众从事苹果生产。苹果苗木销往吉尔吉斯斯坦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5年“9.3”阅兵时,国家更是选中千阳的苹果赠送给外国元首。

技术推广  助农增收

2010年,来自白水的果农曹谢虎被邀请去美国哈佛大学作了题为《科学务果改变我的生活》专题演讲。他就是得益于学校在白水县建立的全国首个集科学研究、示范推广、教学培训功能一体化的苹果试验站里专家“手把手”的指导。

2006年,曹谢虎来到白水苹果试验示范站,请这里的专家教自己种苹果。可专家到了地里,让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砍掉一半的果树。

周围的人不理解,自己家人也竭力反对。但曹谢虎仍旧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过同意砍树的曹谢虎也多了个心眼,他先拿一亩做个试验。结果却出人意料,当年亩产就过万了,挖了和没挖的截然不同。挖了的品质优、着色美、卖价高。

曹谢虎彻底服了专家,开始用新的科学的办法管理自己的果园。五年时间,同样的6亩果园收入却增加了6倍,成了村里第一个买小汽车的果农。他还成为白水县苹果种植的科技带头人。

2004年,学校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探索实现学校与政府、科技与产业、专家与农民的有效对接,以促进科学技术迅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师生们走出象牙塔、俯身黄土地,在脱贫攻坚战场上谋策献智,来自学校的科技、人才、智力、文化等优势资源,涌入三秦大地的田间地头,切实解决果业科技到村到户“最后一公里”问题。

2005年,学校依托科技资源,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白水县建立了苹果试验站。赵政阳教授担任首席专家,汇集了学校相关学科20多名专家,组建了一支学科结构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协同配合到位的科技推广队伍。赵政阳团队采取“1+4+4”的模式(即学校1名专家带4名县级技术干部和4名乡级技术人员),把大学专家的引领作用和地方农技人员的积极性交织在一起,通过传帮带,使推广工作效能迅速放大。

科学务果改变生活的还有地处渭北黄土高塬沟壑区的国家重点扶贫地区——洛川县。 2012年2月,延安市政府与学校合作,共建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延安市洛川苹果试验站。试验站的成立,与苹果产业发展相伴而行,紧密跟踪苹果产业科技前沿,持续推进技术革新,坚持“校地联合、科研攻关、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的服务模式,走出一条科技扶贫的新路。

试验站聚焦制约苹果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开展科研攻关20余项,取得丰硕成果。开展品种选育和主栽品种的芽变选种研究,引进国内外优良果树品种219个,选育出适于渭北旱塬栽培的各类果树优良品种12个,优化了主栽品种结构,为品种更换提供新的选择。开展果园机械化、省力化栽培研究,引进果园无人机喷施药肥,据在洛川县蹲点、建立苹果基地30余年的洛川苹果试验站站长安贵阳研究员介绍,无人机一天可实现作业两百到三百亩,极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试验站还创新研究出了营养钵大苗繁育及建园技术,2016年获得陕西省果业局创新奖。

同时试验站也建立了“基地+专家+果业服务体系+示范园区”的推广体系,集成示范新品种、新技术30余项,指导建设示范园2万余亩,辐射推广综合栽培技术100余万亩,推广苹果新品种(品系)“延长红”“蜜脆”“富士冠军”“金世纪”“早熟富士”等5个;为延安市普及“大改形、强拉枝、减密度、有机肥”四大技术、建设“果、畜、沼、草、水”相配套的生态果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农民的现金收入,鼓起农民的“钱袋子”。

为了发挥学校专家技术优势,把试验站建设成为果农及贫困户的技术学习实训基地,先后举办各类培训会800多场次,培训果业科技骨干8000多人次,果农12万多人次,为产业发展、产业扶贫提供智力支持。结合产业精准扶贫,试验站还实施“一对一”技术帮扶,解决贫困户无技术的脱贫难题。

一代代果树专家,八十余年扎根西部小镇,面向干旱半干旱地区,面向基层一线,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技术长在泥土里。一代代西农人弦歌不辍、赓续奋斗在黄土地上,书写爱国奋斗的“苹果人生”。 虽然学校离大城市很远,但学校的专家离农民很近,离脱贫攻坚很近。有人说西农的专家看起来就和农民一样,经过专家培训指导的农民就像专家一样……这是群众对学校最高的褒奖。

在新时代,随着世界苹果产业重心向我国转移,以及我国苹果产业中心向西北旱区转移,在西北旱区特别是陕北黄土高原发展苹果产业,是一项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生态经济产业举措,对我国“精准扶贫”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校苹果研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放眼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整合研究资源,发挥协同创新优势;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抓手,为苹果产业升级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围绕苹果产业发展,开展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的科技攻关;升级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产业化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与攻关,进一步带动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以开放共享的新理念加强国际合作,推动陕西苹果走向世界。用不懈努力为实现“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的中国果业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